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人民法治》杂志:“内蒙古检察协同治理守护绿色长城”系列报道之四丨赤峰市检察机关与草原的美丽约定

时间:2025-11-07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检察院 张金硕  新闻来源:《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10月上(总第211期) 系列报道栏目 【字号: | |

内蒙古检察协同治理守护绿色长城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统秋天风景(视觉中国 供图)


编者按

二十载砥砺前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从地方实践升华为国家战略,更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东方智慧。党的二十大擘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蓝图,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审议在即,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迈入体系化、法典化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内蒙古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守护北部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成为“两山”理论实践的生动注脚。

本系列报道聚焦内蒙古检察生态保护的创新实践:从“四大检察”利剑出鞘严惩破坏生态犯罪,到“三大协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从科技赋能黄河“几字弯”精准监管,到碳汇赔偿、替代性修复等司法创新;从兴安岭古榆树保护到锡林郭勒草原生物多样性司法屏障……每一处生态伤疤的愈合、每一条绿色防线的筑牢,都彰显着环境司法保护在生态治理中的刚性力量。

站在“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内蒙古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履职诠释“国之大者”,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内蒙古检察智慧。这片土地上的法治故事,正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


“内蒙古检察协同治理守护绿色长城”系列报道之四丨赤峰市检察机关与草原的美丽约定


乌兰布统草原风光(视觉中国 供图)


阳光、绿浪、花香,交织成盛夏草原的美丽画卷;溪流、老树、繁星,谱写着乡村山野的悠闲时光。这是内蒙古赤峰最美的季节,每一处山水都在诉说着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律动,让游人不禁沉醉在这片原始的浪漫之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近年来,赤峰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力,让多彩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都见证着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炽热情怀。

紧盯重点难点 守护草原牧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人们对内蒙古大草原最初的向往,也是赤峰生态环境的一张金色名片。但是,如何平衡草原资源保护和牧民放牧收益,确曾是一道困扰相关部门的难题。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赤峰市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条例》的出台,让禁牧休牧工作有法可依。不过由于人们思想没有及时转变、行政机关监管不严等,偷牧、过载放牧等情形依旧时常发生,对草原生态造成了破坏。获取相关线索后,赤峰市检察机关积极行动,对草原禁牧休牧工作开展了重点监督。

2025613日,阿鲁科尔沁草原一年一度的游牧转场拉开大幕,阿鲁科尔沁旗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也来到转场现场开展普法宣传。“今年没发现有牲畜承载量超标的问题。”检察官段宏然欣慰地说道,与去年参加转场活动时心情完全不同。




“去年发现有人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偷偷在草原上放牧。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等多种价值,违法放牧会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段宏然介绍说,20249月,检察机关针对发现的问题,向旗林草局和苏木政府制发了检察建议,推动两部门购买无人机、“羊、牛脸识别”相关技术服务及10万套牲畜耳钉编码设施,对进入草原游牧系统的牛羊进行实时监控;新增10名巡逻人员,增配15辆巡逻车与摩托车,强化执法检查。

为提升草原游牧系统保护质效,阿鲁科尔沁旗检察院还与旗林草局签订了“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保护协作机制,在草原游牧核心区成立“草原游牧系统公益诉讼保护基地”,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多方合力下,游牧草原愈发水草丰美,游牧文化也得以生生不息更好传承。

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的灯笼河草原具有独特的高山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是全年禁牧区,其丰美的水草资源吸引不少人偷偷放牧。202311月,翁牛特旗检察院针对辖区违法放牧问题向属地政府制发了检察建议,2024年开展“回头看”时发现违法放牧行为仍然存在,遂于202410月向翁牛特旗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随后,属地政府通过制订《禁牧工作实施方案》、逐户发放普法宣传册、严格落实林草长工作制加强日常巡查以及对查实的涉“揽畜”行政违法行为下达禁牧执法文书、行政处罚等方式积极整改。

在属地政府已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况下,翁牛特旗检察院考虑全旗类似违法放牧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通过法院判决能够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禁牧休牧政策贯彻落实,因此,变更诉讼请求,要求确认属地政府怠于履行违法放牧行政监管职责的行为违法。这一诉讼请求得到法院判决支持。自此,大草原终于得以休养生息。




2025613日,阿鲁科尔沁旗检察院检察人员到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转场活动中开展普法宣传

赤峰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孙玉成介绍说,除关注草原保护领域问题外,赤峰市检察院于2023年印发《“1+2+3河湖山林系统集成保护”生态检察实施意见》,聚焦河湖、山林、草原保护重点问题,开展为期三年的集中攻坚,推进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023年以来,已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12件,督促恢复草原林地9700余亩。

注重生态修复 抚平生态“伤疤”

苍茫的沙地上,一排排翠绿的沙棘树顶着烈日顽强成长。这一抹绿色,成为浑善达克沙地上最可爱的颜色。这里就是克什克腾旗检察院建立的“检察机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

2023年,克什克腾旗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占用草原、林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侵权人缴纳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费用36万余元。如何让这笔赔偿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克什克腾旗检察院积极与政府、林草等部门协调沟通,决定在浑善达克沙地上建立生态修复基地,形成了“苏木乡镇立项、林业和草原局规划设计、村民负责管护受益、检察机关监督项目落实”的生态检察新模式。生态修复基地种植了沙棘1000亩,预计亩产可达到500斤,每年可创收250万元,这不仅起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治荒漠化等生态作用,由于项目区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也能够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

无独有偶,在与浑善达克沙地呼应的科尔沁沙地,敖汉旗检察院也将生态修复基地选在了这里。生态修复基地于20244月开始建设,目前已种植大果沙棘500亩。“这些幼苗看起来弱不禁风,却是助力打赢沙地歼灭战的重要力量,让村里‘登高望远全是沙,一刮大风不见家’的情景成为历史,而且沙棘林以后的收益将惠及周边村镇。”生态修复基地所在地康家营子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由衷说道。

敖汉旗检察院打造的另一处生态修复基地,则位于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如今150余亩榆树和柠条已在这里深深扎根。三十二连山本就是旗里的生态治理示范区,选在这里建设生态修复基地,能够更好地将基地的生态修复、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功能融为一体。




20256月,敖汉旗检察院检察人员来到在科尔沁沙地上建立的生态修复基地,查看种植的大果沙棘长势和基地维护情况


赤峰市检察机关建立生态修复基地的模式逐渐得到各部门的认可与支持,敖汉旗政协与敖汉旗检察院共同将“政协+检察院”公益诉讼保护协同监督实践基地设在了科尔沁沙地建立的生态修复基地,每年春天会联合各单位来一起植树。巴林右旗检察院积极与文旅等部门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协作,主动向旗委、旗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成效,推动旗人大常委会于2024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明确人民检察院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的职责,同时要求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基地。

“利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建立生态修复基地,不仅能修复受损生态,让‘破坏者’变成‘修复者’,还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拓宽‘绿水青山’切实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据孙玉成介绍,赤峰市检察机关目前推动建立生态修复基地7个,2023年以来已追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000万余元用于生态环境修复。

监督协作并举 唱响“合奏曲”

“要按照修复方案,尽快开展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工作。”20241225日,在参加赤峰市政府对某矿业公司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会议上,赤峰市检察院进行了同步监督。黄岗梁是大兴安岭的最高点,其“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以及栖息其中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均具有典型性。几年前,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内建有铁矿开采区,存在多个尾矿和废石露天堆放、废水超标排放、非法占用草原等问题。这一情况被通报后,经过检察机关一体履职和跟进监督,其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已整改完毕。涉案企业非法占用草原林地,应当对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在赤峰市检察院公告期间,赤峰市政府决定对涉案企业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虽然在具体处理涉案企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上政府成为主导,但绝不是说检察机关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孙玉成介绍说,从相关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对生态环境破坏损害情况进行评估鉴定到制订合理科学可行的修复方案,再到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丧失期间损失费用的计算,赤峰市检察院一直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的进展跟进监督,确保受损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

“守护生态环境不能单打独斗。赤峰市检察机关在履职中既监督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也格外重视与行政机关的协作,合力共同奏响守护生态的协奏曲,推动问题解决。”孙玉成说。

翁牛特旗检察院在办理内蒙古自治区首例黑土地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时,针对黑土地资源被非法盗采而行政执法缺位问题,不仅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加强日常巡查和查处力度,还向旗政府就建立黑土地保护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作专题报告并获认可,推动自然资源、农牧、公安、各乡镇建立起协作配合机制,形成黑土地资源保护合力。

克什克腾旗检察院以办理非法占用农用地个案为切入点,搭建占用森林、草原案件税收征缴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牵头召开圆桌会议来厘清各协税机关职责,督促税务部门追缴耕地占用税及滞纳金1000余万元,对辖区非法占用森林、草原等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巴林左旗检察院、敖汉旗检察院加强与公安、乡镇政府等部门协作,通过共同开展实地踏查、普法宣传等方式,推动制订候鸟迁徙地具体保护方案与实施计划,建立对湿地等水域不定期巡查机制,设置爱护候鸟警示标识和音频设备,以“检察蓝”护航候鸟的生命旅途。

宁城县检察院将政协委员反映的废旧农膜回收不规范等生态环境破坏线索案件化办理。在众方携手守护下,县域生态环境日渐变好。继2023年已绝迹40年的蒙古郁金香在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出现后,今年7月,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大花杓兰在宁城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惊喜亮相,距上一次有大花杓兰的记载已有20多年。

喀喇沁旗检察院综合运用跨区域协作机制及“河长+检察长”、“政协+检察院”机制,在美林镇设立公益诉讼保护区,多方合力清垃圾、护河道,打造了如今“随手一拍就是杂志封面即视感”、有“赤峰阿勒泰”之称的避暑休闲宝藏地美林谷……

山水为卷,检察执笔。这是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的约定,赤峰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提高办案质效,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守护绿水青山,以法治力量保障“两山论”的伟大实践行稳致远。

策划:邢军 

稿件统筹:沈静芳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