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检察日报:凭空多出的债务不作数了

时间:2025-06-26  作者:  新闻来源:沈静芳 陈萌 杨晓霞 【字号: | |



625日《检察日报》第6


“法院撤销了原判决,凭空多出的债务不作数了!”近日,刘某收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法院的再审判决书时,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时间回溯到201710月刘某急需周转资金的困境时刻。当时,是陆某经营的贷款公司向他伸出了“援手”。但刘某不会想到,他自此落入了陆某设下的陷阱。

救急心切的刘某在陆某提供的一份空白合同上签了名、按了手印,但实际到手的钱,远低于陆某口头承诺的金额。当刘某无力偿还凭空多出的债务时,暴力催收、恐吓骚扰接踵而至。更让刘某难以置信的是,20185月,陆某竟拿着一份事后被填满的《借款合同》,向九原区法院起诉了他。因合同“形式完备”,同年7月,刘某败诉。这一结果几乎将刘某推进了深渊。

陆某及其团伙长期非法放贷、暴力催收的违法犯罪行为后来被公安机关侦破。经九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35月,法院以犯诈骗罪、催收非法债务罪,对陆某等人数罪并罚,判处相应刑罚。刑事判决不仅认定了陆某及其团伙实施“套路贷”的犯罪本质,更确认了陆某的贷款公司无金融贷款资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增债务等事实。

九原区检察院刑事检察官在复盘该案时,敏锐捕捉到刘某一案的线索:“陆某利用一份单方填写的空白合同提起民事诉讼并获得胜诉判决,存在民事虚假诉讼嫌疑。”20243月,该线索被移送至九原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查办。

民事检察部门收到线索后,立即启动一体化办案机制。承办检察官调阅了全部刑事卷宗,与刑事检察官深入讨论案情,全面梳理书证、证人证言、刑事被害人的陈述及被告人的供述,并通过“穿透式”审查,层层揭开事实真相:刘某与陆某签订合同时,合同的关键条款均为空白,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关键要素也均为空白;刘某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远低于陆某起诉时主张的借款金额;陆某的贷款公司无金融贷款资质,却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反复从事“套路贷”业务,相关借款合同依法应被认定为无效。

“本案从表面上看是民间借贷纠纷案,实为‘套路贷’犯罪在民事司法领域的延伸,是应当被监督纠正的民事虚假诉讼案。”承办检察官认为。

20245月,九原区检察院依法向原审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九原区法院对再审检察建议高度重视,经审查后完全采纳再审检察建议,认为本案符合再审条件,依法裁定再审。

再审法庭上,检察机关基于翔实证据和法律依据所揭示的“空白合同”骗局与“套路贷”违法本质,得到法庭充分采信。今年5月,法院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生效判决,驳回陆某的全部诉讼请求,认定案涉《借款合同》自始无效。这份公正的判决,不仅为刘某卸下了非法强加的沉重债务枷锁,也使得陆某企图利用司法程序“洗白”非法所得的图谋破产。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