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支持IPv6网络 |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内蒙古检察机关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以检察初心护未成年人向阳生长,以法治为盾守护童心筑梦成林。
共筑未成年人“新生港湾”
@鄂伦春检察
当迷途少年在成长岔路口徘徊,当青春身影需要温暖指引,一场汇聚多方力量的守护行动正在展开。近日,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联合旗市监局、文旅局、北极星义工协会等多部门共同发起“商户助力未成年人帮教”相关爱心倡议,诚邀社会各界爱心商户加入未成年人观护体系,为涉罪未成年人点亮回归社会的希望之光。这份倡议书呼吁商户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设技能培训课程、设立职业导师机制等方式,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掌握一技之长,搭建起他们回归社会的桥梁。倡议一经发出便得到辖区商户的热烈响应。
为确保帮教工作精准有效,该院“鄂妮”未检团队联合义工协会工作人员组建考察小队,深入首批报名的4家商户开展实地调研。他们走进餐厅后厨、4S店车间、母婴馆货架区、蛋糕房操作间,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用工需求、技能培训体系及企业文化;同时向负责人阐释未成年人帮教的政策背景、法律保障及个性化方案设计理念,共同探讨如何根据未成年人特点匹配岗位。
督促监护
帮助迷途未成年人重回正轨
@察右前旗人民检察院
莉莉(化名)和小皓(化名)是察哈尔右翼前旗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当事人,案发时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未被追究刑事责任。
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发现莉莉和小皓未满16周岁,经常居住地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跨地区连续多日在本地作案,但二人的监护人一直未发觉,对孩子的行踪不掌握,可能存在监护责任履行不到位的问题。察右前旗检察院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两名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结合案件情况及社会调查结果,该院决定向二人的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案发后莉莉和小皓回到达拉特旗,检察人员分别去到莉莉和小皓家中,向二人的监护人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并进行回访访谈,了解二人近期的学习生活、日常表现等情况,与家长共同交流如何更好地教育未成年人,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难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之前我们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确实有很多问题,习惯用批评甚至是暴力的方式管教孩子,但总是适得其反,孩子越来越叛逆,我们也越来越担心,今后要改变教育方式,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访谈结束后,小皓的母亲说道。
后续检察人员在持续与莉莉和小皓的监护人联系中了解到,目前莉莉正在家中准备中考希望继续学业,小皓则被父母送到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术,两个孩子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走出此次事件的消极影响,积极面对未来。
凝聚合力共商罪错干预
筑牢防线守护少年未来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检察院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进行有效分级干预,关乎其个人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远发展。近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检察院组织召开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与预防治理工作座谈会,公安、法院、民政局、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多部门代表参加,旨在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分享实践经验、剖析典型案例、完善保护机制,探索更精准、更有效的干预路径,针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六大保护协同发力。
会上,公、检、法三机关分别就未成年人近年来违法犯罪的总体形势和特点进行通报。检察机关以详实数据串联近三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办理轨迹,从案件类型分布到干预成效,剖析未成年人涉罪风险点;法院解读了司法裁判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惩治与挽救逻辑,用典型案例展现“惩治也是挽救”的司法理念;公安机关通过梳理治安案件办理情况,分析未成年人违法“前期征兆”,为提前干预亮明“信号灯”。三机关的通报纵向贯通“案-判-治”全流程,横向覆盖“罪-错”行为帮教体系,让与会各部门对未成年人保护现状“心中有数”。
在交流座谈环节,各职能部门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现状、难点及思路进行深入探讨,从未成年人教育引导到社会环境治理,从家庭保护支持到司法干预衔接,碰撞出协同育人、综合施策的智慧火花。各部门也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从生活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此次会议还针对检察院草拟的《东胜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与预防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探讨和意见征求,经过充分讨论,与会各方结合各自职责建言献策并达成共识。
综合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察哈尔右翼前旗检察院、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检察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