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检察助力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4-06-18  作者:  新闻来源:阿鲁科尔沁旗检察 【字号: | |


2024年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服务牧民转场暨绿色旅游启动仪式,于616日在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高格斯台罕乌拉那达慕会场隆重举行。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犹如一颗闪耀着历史光辉的明珠,见证世代游牧民族的智慧与勤劳,传承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仍然保留着罕见的区分冬春营地、夏秋营地“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牧民们依旧过着融合现代元素的传统游牧民的生活方式,由此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如勒勒车制作工艺、蒙古包搭建技艺、蒙古族婚嫁传统习俗、祭祀敖包的传统等。启动仪式上,《蒙古汗廷音乐》《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阿日奔苏木婚礼》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演绎的方式向前来参观的群众进行展演,生动诠释了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传承技艺和历史文化。



今年阿鲁科尔沁旗游牧转场工作持续了三天,为保障游牧转场工作顺利进行,阿鲁科尔沁旗检察院派出8名检察人员,一是协助维持转场秩序,二是为严格落实草畜平衡政策,防止超载放牧、生态退化,保证草原永续利用,协助林草局、苏木乡镇在牲畜转场的检查站点,进行核验放牧证、清点牲畜数量等工作,协助夏季牧场12.8万头牲畜顺利转场。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阿鲁科尔沁旗检察院检察人员深入游牧系统核心区,开展以“保护草原游牧系统 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旨在提升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在展演会场,检察人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知多少?》等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向现场群众宣传讲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检察机关履行保护工作的职责和方式。此次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提供法律咨询80余次,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等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有力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社会认知度,通过宣传和讲解,提升了广大群众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