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司法办案>刑事检察

执检心路丨守好司法公正最后那道门

时间:2025-07-10  作者:自治区检察院 韩宝成  新闻来源: 【字号: | |

加强刑罚执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之际,“执检心路”栏目与您见面。一线刑事执行检察人员分享心路历程,记录新时代检察人深化刑罚执行监督、捍卫司法公正的实践与思考。请大家和我们共同见证这份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检察力量。

干了十八年检察工作,有两年埋首研究法律政策,十年在公诉席上唇枪舌剑,最近这六年一头扎进了刑事执行检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执检”。回头想想,这执检的活儿,真不是判完案子就万事大吉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给司法公正这栋大楼,最后拧紧螺丝、检查门窗,确保它真能经得起风雨。

刚转岗那会儿,带着十年公诉的惯性思维,总觉得案子到了判决生效,就算尘埃落定了。可进了监狱、看守所,跑跑社区矫正机构,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公诉席上费尽心思拿下的公正判决,在执行环节要是松了劲、走了样,那感觉就像辛辛苦苦盖好的房子,最后门没锁好,让人给溜了,或者干脆就是个“烂尾楼”。比如那些精心伪造病历想保外就医的“纸面服刑”,你光看材料可能天衣无缝,可咱公诉十年练出来的“找茬”劲儿,逼着你去查原始病历、问主治大夫,甚至实地走访,往往就能戳破那层窗户纸。再比如法院判的罚金、没收财产,要是执行局那边没盯紧,罪犯财产早转移了,判决书上的数字就成了“空头支票”,法律的威慑力大打折扣。还有那些判了缓刑、获得假释放回社区的,司法所要是没管到位,人脱管漏管了,对社会就是潜在的雷。所以啊,执检这“最后一棒”,跑得稳不稳,直接关系到前面所有环节的努力是不是打了水漂。反过来,在执行一线看到的问题,比如某种犯罪的财产刑特别难执行,或者某类罪犯在监狱里根本改造不好,也能给前端的侦查、起诉、审判提个醒,这算是执检工作带来的独特“回馈”。

执检的核心任务就是“监督”,监督监狱、看守所、法院执行局、司法所这些单位。这监督的活儿,讲究分寸感。看到严重的违法乱纪,比如打骂体罚罪犯、该保外就医的拖着不办、不该放的乱放,那没得说,必须硬气起来,该发《纠正违法通知书》就发,该提检察建议就提,甚至该立案查办的绝不手软。法律的底线,容不得半点含糊。但监督也不是一味地“找茬”“挑刺”。执行单位有他们的实际困难,监狱人满为患、警力不足、管理压力大,这些情况咱得理解。发现问题,光指责没用,得坐下来和他们“通气”,用法律条文、用查实的事实证据说话,一起商量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怎么把问题解决。平时多沟通,建立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的机制,很多问题就能提前预防,比事后“灭火”强多了。特别是“减假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块硬骨头,社会盯着,廉政风险也大。对付这里面的猫腻,光看书面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得“下深水”:去监区里跟罪犯面对面聊,看看状态;调原始病历,看看病是不是真那么重;核查财产申报和履行情况,看看有没有藏着掖着;尤其是对那些职务犯、金融犯、黑社会背景的“重点对象”,更要盯紧他们的考核计分、岗位安排这些关键环节。这时候,十年公诉磨出来的“证据思维”和亲历性审查的本事,就派上大用场了。该顶住的压力得顶住,该给人家保障的合法权益也绝不能含糊。

在高墙里头走得多了,另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判了刑的人,他也是人,也有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执检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保障这些权利在高墙内不被忽视和侵害。罪犯投诉伙食差、生病没及时看、信件被扣了、见不到律师……这些在管理者眼里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罪犯那里可能就是天大的委屈。咱得认真听、认真查。很多监管场所的大矛盾,往往就是这些小事积累爆发的。处理好一件“小事”,可能就避免了一场事故,也让里面的人感受到一点司法的温度。对监狱里的老弱病残、女性罪犯这些特殊群体,更要特别关注,监督监狱落实好分类管理、医疗保障、生活卫生这些政策,这是最起码的人道底线。当然,监狱的安全稳定是头等大事,这个咱绝对支持。但不能打着安全的旗号,就把罪犯的合法通信、会见、申诉这些权利都掐没了。我们的监督,就是在确保安全和依法保障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回头看看这十八年,前面那些岗位的经历,都成了干好执检的“家底”。搞法律政策研究的两年,让我对监狱法、社区矫正法、各种执行规定了然于胸,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都能说到点子上,心里有底。十年公诉更是宝贵,那“证据思维”深入骨髓,看材料能看出门道,谈话能听出弦外之音,调查核实能抓住要害,这本事用在“减假暂”监督、调查事故上,简直是如虎添翼。法庭上练就的抗压能力,面对复杂局面和各方压力时也能扛得住。这六年的执检干下来,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监督的艺术”——该硬的时候不含糊,该软的时候懂沟通,知道怎么跟不同的执行单位有效打交道。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一份公正的判决,最终要靠不折不扣、合法合规的执行来实现它的价值。我们执检人虽然不像公诉人在法庭上那么引人注目,但日复一日地守着这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门”,防止它“烂尾”、防止它走样,确保判了的刑真能落到实处,该保障的权利真能得到尊重。这活儿,默默无闻,但桩桩件件都连着法律的尊严、社会的安定和一个个具体人的命运,分量沉甸甸的。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