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司法办案>刑事检察

执检心路丨一名老执检人的心路与嘱托

时间:2025-07-10  作者:自治区检察院 李伟  新闻来源: 【字号: | |

加强刑罚执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之际,“执检心路”栏目与您见面。一线刑事执行检察人员分享心路历程,记录新时代检察人深化刑罚执行监督、捍卫司法公正的实践与思考。请大家和我们共同见证这份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检察力量。

时光荏苒,检徽的光辉已伴我走过近三十载春秋。从办公室的文牍案卷,到反贪战线与腐败较量的攻坚克难,再到法警岗位的忠诚护卫,每一段经历都刻骨铭心。然而,当职业生涯的航程即将抵达终点,回望那最让我心潮澎湃、也深感使命光荣与责任重大的岁月,无疑是投身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十二个寒暑。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检察人、老执检人,心中感慨万千,有不舍,有欣慰,更有对后来者沉甸甸的期许。

十二年的执检生涯,让我深刻领悟到“监督就是最深层的支持,纠错就是最根本的保护”。这份信念,已内化为我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在高墙之内,我们巡查监区,检查的不仅是冰冷的设施,更是法律尊严是否在每一个角落得以彰显。发现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线索,必须抽丝剥茧,一查到底;监督监管活动是否合法规范,坚决纠正体罚虐待、超期羁押、安全隐患,这既是对法律的忠诚,也是对监管民警和被监管人的双重保护。保障在押人员吃得卫生、住得安全、病得医治、申诉有门,防止“牢头狱霸”,正是“司法为民”在这特殊环境中最直接、最滚烫的体现。在高墙之外,从社区矫正的依法监管、财产刑的有效执行,到强制医疗的规范实施,无不依赖“驻”在一线的贴近与“查”在细微的敏锐,这需要深厚的法律功底、严谨的逻辑、细致的观察和经年累月的沉淀。

诚然,这份工作少有法庭上的慷慨激昂,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巡查、枯燥严谨的审查、艰苦细致的调查。有时会感到一种“孤独”,尤其在面对阻力或误解时。然而,正是这份“孤独”,淬炼着一名检察人的定力、耐力和对法治信仰的绝对忠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扛得住压力”,这绝非虚言,而是执检人安身立命的基石。这份坚守,源于内心对“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终落地的朴素执着。

看着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加入执检队伍,我满怀欣慰与期待。你们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活跃的思维和更饱满的热情,是执检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即将告别岗位的老兵,有几句话想与你们共勉:

请深刻认识这份事业的格局与价值。你们守护的,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公里”,是国家法治大厦根基的稳固,是人权保障体系的坚实屏障。从高墙到社区,从剥夺自由到执行财产,你们的监督无处不在,意义非凡。这份认知,是克服困难、坚守初心的力量源泉。面对每一个监督对象,无论身处何境,请秉持法律的理性,也勿失人道的关怀与悲悯。

请务必锤炼全面过硬的本领。精通《刑法》《刑诉法》是基础,更要深研《监狱法》《社区矫正法》《看守所条例》等专门法规及层出不穷的司法解释、政策文件。执检领域宽广,知识更新迅速,唯有持续学习,方能成为真正的“活字典”。尤其要精进“调查、核查、审查”这核心能力。虚心求教,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洞察细节、规范取证、精准制发文书。“脚下沾有多少执行的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履职的真情,手中就掌握多少监督的真相”。同时,拥抱科技,善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的穿透力与精准度。

请永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锐气与智慧。监督是执检的天职!要摒弃“鸵鸟心态”,克服畏难情绪。发现问题,要敢于发声,依法履职,做“有牙齿”的监督者。你们监督的力度,丈量着法治的硬度。同时,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善用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法定手段,追求监督效果的最大化,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请将清正廉洁视为生命线。身处复杂环境,面临各种考验,务必时刻保持清醒,敬畏法律,敬畏纪律,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遵守“三个规定”,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不当干扰和利益诱惑。清廉,是执检人最硬的底气,是监督者最闪亮的勋章。

回首这守护“最后一公里”的十二载,艰辛与付出自不待言,但充盈心间的,是守护正义终得实现的笃定,是见证法治点滴进步的欣慰,是作为一名老执检人的无悔与荣光。虽将离开这倾注心血的事业,但我的心,将永远系于这贯穿刑事执行始终的监督之路。衷心期望年轻一代的执检人,能稳稳接过这承载着厚重责任与无上荣光的接力棒。愿你们胸怀守护正义终点的赤诚,眼具洞察执行百态的光芒,肩扛捍卫法治尊严的担当,脚踏丈量监督真相的坚定步伐。用你们的智慧、勇气与汗水,在这广阔的“最后一公里”上,续写刑事执行检察事业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