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易岗成长记丨田河:破茧·共生·精进

时间:2025-09-04  作者:自治区检察院 田河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抓实能力培养这个“基础工程”,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永君在今年的全区检察长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行“学中干、干中学”,加大易岗交流、跟班学习力度,特别是实行业务、综合部门人员交流轮岗锻炼,实实在在提高复合能力。今年3月开始,自治区检察院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第一批易岗学习。让我们一起感受易岗学习人员的所学、所思、所悟、所得。

从第四检察部门到干部处易岗交流的这段经历,于我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岗位轮换,而是一场职业认知的深刻重塑。从案件卷宗到人事档案,从具体办案到队伍管理,视野的切换如同打开检察系统的“全息投影”,让我在业务与综合的交响中重新校准坐标,体悟到思维的革新、理念的转变与行动的升华。

革新思维 破茧成蝶

建构T型”职业格局




易岗伊始,面对七年后重返干部处的巨大变化——全院近40%的新面孔、全新的管理系统、从“德能勤绩廉”五维评价升级为涵盖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担当精神、廉洁自律的“四位一体”考核体系、人事档案管理全面电子化——曾引以为傲的“人事通”记忆瞬间失效,强烈冲击着我固有的认知。业务部门的“办案思维”,转型管理往往难以直接解决队伍建设的复杂问题;反之,长期在综合岗位工作,也很容易陷入“流程依赖”,缺乏对业务一线的深刻理解。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高效能人士的最大危机,是将经验固化为教条”。业务岗位要求检察人员既要持续更新各类专业领域知识,也要不断积累处理复杂事务经验,能够预判社会风险;综合岗位则需在考核评价中平衡“数量质量”“司法贡献”“群众满意”等各类指标,避免“唯数据论”或“平均主义”。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理念:学习能力是应对时代变革、胜任岗位要求的唯一“通行证”,知识迭代的速度决定了职业生命力的长度。这次易岗让我深刻领悟,现代司法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T型结构”——既要有业务的精深(垂直深度),也要有综合的广博(横向宽度)。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路径,更是检察系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长远战略。

转变理念 共生共荣

助力“动车组”行稳致远

岗位的转换,深刻改变了我的角色认知,进而重塑了看待检察工作的整体态度。过往将业务部门视为“冲锋主力”、综合部门看作“后勤边鼓”的割裂认知,如同马季先生等人表演的相声“五官争功”,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弊端尽显。李永君检察长倡导的“动车组”理念深刻揭示了团队协作的真谛。在检察机关内部,每一个内设机构都是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没有业务的“唇枪舌战”,法律监督就失去刚性;没有综合的“粮草先行”,监督就如无本之木。都要求超越部门本位,树立整体观、大局观,将协作共赢内化为基本态度。二者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实践中,我切身感受到业务与综合思维的异同。综合文字更需战略高度;业务办案则要求精细入微。但共通之处在于,都必须秉持深厚的人文关怀。办案需“善于”考虑公众心理、社会效果;干部工作则需关注个体职业发展、切身利益,力求在制度框架内寻找最优路径。这种思维的反复转换,是打破“部门壁垒”的关键。

精进行动 精雕细琢

升华司法办案智慧

思维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最终要落到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秉持精雕细琢的匠心,苏轼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无论是办案还是综合文字,成就都源于持之以恒的精益求精。将工作视为艺术品雕琢,“不苟且”,常自省,以自律促蜕变。回归到业务领域,要着力培育三重“司法智慧”。

宏观领域坚持司法为民。新时代检察履职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三个善于”的重要意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观领域构建闭环思维。如在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我们主动加强与侦查、审判机关的沟通,统一司法认识;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加强行业管理,构建全链条防护网,强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协作能力。微观领域注重细节。如在办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我们不拘泥于常规审计,通过区分不同的参与方式,准确认定非吸数额,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此外,我们还要警惕“工具理性”异化。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铁笼”警告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业务部门的“流水线思维”导致机械办案,沦为“单向度的人”,忽视案件背后的社会深意,检察产品不能达到社会治理的需求;综合部门的“表格依赖症”则可能导致量化考核的“算法暴力”,忽略检察人员在重大任务中的隐性贡献。这警示我们效率不能替代思考,数据不能淹没人性。




易岗交流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透视检察系统的多维视角。它让我深刻理解:业务与综合,恰如DNA双螺旋,看似反向平行,实则共同承载司法基因;个体与系统,仿若量子纠缠,岗位的微小振动皆能引发整体共振;历史与未来,如同莫比乌斯环,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在此无缝交融。站在时代潮头,我们当以“春蚕吐丝”的韧劲终身学习,破除认知茧房;以“蚂蚁筑巢”的协作共建系统,融通生态壁垒;以“苍鹰搏兔”的敏锐深度思考,雕琢司法艺术。以革新的思维、共生的理念、精进的行动,共同书写属于检察人的光荣与梦想!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