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霜鬓不移本色 桑榆再绽芳华——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赵如意

时间:2025-07-10  作者:  新闻来源:自治区检察院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字号: | |

岁月长河奔涌向前,他以银丝为笔,在人生的宣纸上书写着永不褪色的忠诚;时光齿轮不停转动,他用热忱作墨,于退休后的天地间勾勒出熠熠生辉的担当。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是他的荣光,更是无数精彩故事汇聚成的精神丰碑,他的事迹,如同一曲激昂的赞歌,在岁月的长空中久久回响,他就是赵如意,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厅级检察员。



“我当时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站在第一排,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的身边和我们亲切握手,现场气氛热烈,我感觉这是我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20241230日,赵如意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京接受表彰,1231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说,能够参加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内蒙古检察的荣誉,作为全区唯一的一个先进代表,能够亲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党中央隆重的表彰大会,站在庄严的殿堂里,他感受到了国家的尊严与荣耀,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这句话生动诠释了赵如意退休后的生活。退休后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老有所为,积极致力于从历史和现实多角度宣传弘扬延安精神、内蒙古骑兵部队光辉历程,现身说法讲好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故事;积极致力于构思创作摄影书画作品,身体力行颂扬蒙古马精神,推广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名片,为赓续红色血脉、服务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智慧力量。


信念如磐 

做对党绝对忠诚的捍卫者



赵如意1975年入党,至今党龄已满50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漫长的党员生涯中,他始终将“对党绝对忠诚”铭刻于心、践之于行,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自投身检察事业起,他便深刻领悟到,只有坚定不移跟党走,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幸福未来。无论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之后,他始终把学习党的理论作为首要任务,党的每一次重要会议、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他都第一时间学习领会,逐字逐句研读文件精神,深刻把握核心要义。他主动向身边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大家明辨是非,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党绝对忠诚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化为行动的坚守。即便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也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忠诚品格,成为党员群众心中的标杆,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政治本色。


初心如故 

做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弘扬者

赵如意自幼生长在革命家庭,父亲赵诚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任高级法院院长,上个世纪20年代北京蒙藏学校的毕业生,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培养的早期蒙古族中共党员,乌兰夫主席同时期的亲密战友,内蒙古早期革命运动开拓者之一。长期在陕甘宁边区担任领导职务,对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母亲云兰曾在延安儿童保育院、中央农委、陕甘宁“三边”警备司令部和地委工作。生长在革命家庭,赵如意从小耳濡目染皆是“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延河,沐浴着庄严光芒的宝塔山,吸引着万千志士的革命圣地”,拾遗红色记忆碎片,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是他的梦想。退休后,赵如意参加内蒙古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投身到艰苦、繁杂的革命史实事例收集、发掘和整理中。

为了使延安精神一代又一代永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赵如意从自身做起,首先组织延安精神研究会抢救性地发掘、搜集曾在延安工作学习过的老一辈革命者的回忆资料,发掘出了一大批令人信服的史实性情节。例如:老一辈革命家们真实地描述了由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数批派往延安的蒙古族热血青年和革命志士,以“小长征”的方式,徒步跋山涉水,穿过数道敌伪封锁线,辗转前往延安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凶险。还详细讲解了在延安受到党中央的欢迎,进入延安民族学院学习,享受物质生活上具备民族特点的特殊照顾等等许多情节。又例如,老革命家云兰讲述了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利用自己蒙古族的劳动技能教授大家将羊毛捻成毛线的方法,并亲自带领附近的机关干部对初始原料羊毛进行抖土去杂、洗净脱脂、晾干打松等等一系列操作过程,然后教大家怎样用自制的线砣把羊毛捻成线;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943年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获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云兰被评为边区劳动模范上台领到《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证书》等等许多真实的故事。继之,赵如意按照延安精神研究会(总会)“五进”的战略部暑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积极组织研究会向社会和下一代宣传延安精神,使人们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具体事例切身体会延安精神的实质。20256月,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纪念党的七大召开八十周年专题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赵如意参会,并介绍了内蒙古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开展情况,让参会人员充分了解了内蒙古在延安精神研究方面的显著成效。

2013年,由赵如意担任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成立。随即,赵如意协助阿木兰会长着手分工、分片搜集尚健在的骑兵老战士和骑兵指战员后代的各种信息及联络渠道,分别向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派出数个采访小组,深入到苏木、嘎查,采访并拍摄骑兵老战士的口述历史。仅在赤峰市,采访小组就寻访到了20多位骑兵老战士。为了使搜集到的成果更加准确和贴近实际,研究会成员多次向内蒙古的历史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相关专家、教授请教,虚心学习整理、归纳、鉴别历史资料的科学方法,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的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2020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实施、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承办的重大革命历史文献五集纪录片《内蒙古骑兵》,经过五年的筹备、编剧、拍摄工作,成功地在内蒙古电视台播出,赵如意在其中兼任文学顾问。2022年该片荣获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赵如意退休后,立志在书法领域弘扬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他从小酷爱中国传统文化,视书法为中华文化瑰宝,多年坚持苦练书法基本功,每日书写三百楷书为作业,十五年如一日,用真草隶篆多笔体多笔法书写作品,竭尽全力在书法界宣传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各级博物馆的书法、书画展览,2024年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和自治区检察院主要领导的称赞和鼓励,并获全区检院系统书画展一二等奖,以书法形式传播正能量。赵如意以书画作品宣传党史、党纪教育责任,为革命先烈书写上百幅纪念条幅,为相关单位宣传活动书写“蒙古马精神”条幅,深入乡村、牧区、厂矿、企业,宣传推广文化传承,赠送书法作品百余幅。


使命如山 

做传播北疆文化的推广者

北疆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对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作为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儿女,推广宣传北疆文化,是赵如意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心之所向的事业。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牧人和牧马是蒙古族永恒的主题。赵如意酷爱摄影,他是摄影家里第一个把牧人和骏马设定为自己摄影生涯的主题,十几年如一日,不畏酷暑严寒,爬冰卧雪,拍出了系列草原骏马和牧人的作品,很多已经成为绝唱。为了使大家更形象、更生动地了解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赵如意利用自己多年不负艰辛在草原实地拍摄的大量蒙古马照片展现出来,让大家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蒙古马在狂风暴雪中的健壮体魄、奋蹄驰骋和雄伟跃姿,从而诠释蒙古马精神的本质。

赵如意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摄影的呢?他拍摄的人生中第一张照片是什么场景?赵如意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父亲在大连秋林市场买了一个二手苏制卓尔基相机。童年记事起,父亲就用这个相机给他拍过照,冬天、夏天、海边的拍摄经历刻在脑海中历历在目,这引起了他对摄影照片的好奇和向往,自幼沉迷拍照。初中时,母亲允许他摆弄父亲留下的相机,他就开始自己琢磨怎么往里放胶卷、卸胶卷、怎么取景、怎么对光圈、速度。就这样他用父亲留下的相机,开启了见证时代的摄影生涯。赵如意就是这样一路拍照走来,从1964年夏天开始,经历1966年文革初期、1968年秋季下乡、知青、草原、牧区,照相机从不离手,留下不少珍贵的历史瞬间。

对于赵如意来说,早期的摄影只是一个平常的爱好,是一个技巧。以后摄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初中毕业他就上山下乡,在牧区经历了艰苦的生产劳动磨炼,走进了牧民的生活,真切地了解到牧区广大民众生活的艰辛,从思想上、情感上理解了、拉近了与广大基层普通百姓的距离。在牧区和牧人们生活劳动在一起,痛并快乐着的这一段生活经历是他这一生刻骨铭心、永不忘怀的记忆,在他的心里留下了种子,并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赵如意决定把草原牧人的丰富生活摄入镜头。他以自己的摄影生涯,拍摄出的诸多美照,全方位地反映了草原牧人和他们的生活,践行了他的誓言,表达出对他们的爱。

2005年冬天,赵如意的朋友告诉他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苏木要举办一个小型冬季那达慕大会,赵如意一听执意要去。就是从这一次的拍摄活动中,他为自己今后的摄影生涯设定了主题,找准了方向:“多角度、多篇幅、全方位的介绍草原牧人是我的摄影目标,纵有千难万险亦在所不惜。”他说:“我就是从这一次拍马,从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发烧友、业余的新闻摄影,走上了专业的、疯狂的草原骏马摄影人之路。”

2005年至2017年是赵如意拍马的一个疯狂阶段,他记得最疯狂的时候是拍摄《雪蹄逸绝》。《雪蹄逸绝》是赵如意高烧38度时抱着佳能70-200小白冲进雪原抢拍的照片。《雪蹄逸绝》获得诸多荣誉:荣获20145月第一届国际摄影学会IPA数码国际摄影展入选奖,第37届美国林恩盛大国际摄影展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展入选奖,全国检察系统摄影一等奖。拼命三郎没有白拼命,第一次出征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从此以后十几年间,赵如意拍到的草原牧人骏马题材的摄影作品,夺得多枚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还有一枚国际摄影大赛金牌。




《雪蹄逸绝》


20127月,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那达慕大会上的拍马经历是赵如意摄影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这一次拍摄的《万马奔腾》最终荣获多哈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展入选奖,并在2019年元旦荣登美国时代广场巨型电视屏。《万马奔腾》的特点是:照片放得越大越清楚。当照片放到一米时,照片里的马就像蚂蚁一样;放到五米以上每一匹马的神态,马鬃马尾飘逸各不相同。那么放大到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大屏幕上时,意味着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上骏马奔驰的英姿。这让草原文化走进了国际大都会,体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软实力。




《万马奔腾》


201111月,赵如意的摄影作品《雪蹄逸绝》《奋力拼搏》等入选《纪念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全国检察机关书画摄影展》,其中《雪蹄逸绝》荣获一等奖,并刊登在《检察日报》,让全国检察系统的同事们为内蒙古同行的摄影艺术成就伸出了大拇指。20233月,中央民族大学为了让全校师生深切了解蒙古马精神的精髓,在建校70周年之际隆重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赵如意蒙古马精神摄影展》,展出的主要摄影作品有《乌兰夫在飞机上》《雪蹄逸绝》《雪原狂飙》《踏雪欢歌》等近百幅作品,赵如意荣获中央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特别摄影奖。20231216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主办的“蒙古马精神——内蒙古美术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赵如意的3幅摄影作品《雪蹄逸绝》《草原狂飚》《万马奔腾》入选展出。

赵如意正式出版了《赵如意摄影作品》《天河牧马》等专题画册在全国发行。这些图片每一张都是精品,他用自己高超的摄影技术、用自己对蒙古族炽热的爱践行了他的誓言。这些反映蒙古族生活场景、精神风貌的美照,已成为草原文化最精彩的一部分。




岁月染白了赵如意的鬓角,时光沉淀了他七十多载的人生故事。他以赤子之心铸牢忠诚之魂,将红色基因化作春风细雨浸润人心,用镜头定格北疆文化的璀璨星河。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将以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本色,在退休的人生新征程上,继续书写老有所为的壮丽篇章,感召无数人在传承与奋进中,奔赴更加辉煌的明天。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