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支持IPv6网络 |
内蒙古检察两微一端开设“检察之星”栏目,集中展示检察人以赤诚之心照亮法治中国的前行之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全国文明单位”鄂托克前旗检察院,了解那些不平凡又充满温情的检察故事~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检察院把文明创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全方位“深度互融互促、同步共谋共进”,全面展示检察机关新作为和新形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一星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坚持政治引领 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该院积极探索“党建+文明创建”新路径,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创文明。高位部署强推进。始终把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与检察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分解具体任务,形成党组全面统筹、分管领导具体落实、政治部牵头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全院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深学细悟筑根基。修订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知前行远”大讲堂及中检网等载体,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党建引领强动能。发挥“红心铸检 正义前行”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建立“党建+文明创建”工作体系,在服务大厅设立“党员示范岗”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组织检察人员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支持共建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认领共驻共建项目6个,共驻共建社区获评自治区文明社区。
躬耕主责主业 创新文明创建成果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法治保障作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打防治整”一体推进,严厉打击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定期走访调研行业协会、工矿企业,发放《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举办涉企法制讲座,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检察“履职清单”,为鄂前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在守护生态中擦亮文明创建底色。设立地检协作办公室,建立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的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及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7件,推动相关单位、行业消除隐患、改进工作,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在检察为民中坚守文明创建初心。聚焦民生关切,开展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以“马兰未检”品牌为依托,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作用,开展送法入校活动。制作《红色根脉代代传,薪火传承育未来》法治教育课,入选全区未检法治教育精品课。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聘请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荣获全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称号。深耕弱势群体保护,为劳动者追回“血汗钱”20余万元,为多个因案致困家庭落实司法救助70万余元;选派1名优秀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协调投入资金294.06万元,实施农机服务项目,不断将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检察为民的实际行动。
强化队伍建设 激活文明创建活力
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领导班子配齐配强,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结构优化、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培训,开展“三全式”培训和“三真式”实训,常态化开展同堂培训、庭审观摩、领导干部上讲台和业务竞赛比武,提高专业本领,厚植检察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文化润检树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文化阵地,以“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检察故事汇宣讲活动,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开展检察之星、最美家庭评选活动3期,13名检察人员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充分激发检察人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从严治检养正气。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检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三个规定”、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修订完善检察人员日常管理等10项制度,促规范,强落实、提效能,让监督办案更有质效、机关运转更加高效、队伍建设更富成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明创建没有终点,只有起点,鄂托克前旗检察院将以更加清晰的创建思路、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持续巩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全力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