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权威发布
工作报告
文件公开
预决算公开
蒙检微博
微信扫描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向潘志荣同志学习>>报告团专题报告
潘志荣:我们身边的榜样
时间:2016-03-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潘志荣:我们身边的榜样 

  达茂旗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内勤 苏德莫日根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苏德莫日根,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的同事潘志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大家共同分享他勤勉敬业、执法为民的高尚品格。 

  我和潘志荣同志一起工作有三年多了。他常说,在草原开展工作,要会蒙语、懂民俗、讲信用、干实事儿,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10年,达茂旗检察院在满都拉镇和石宝镇设立了两个检察室,检察工作范围辐射到了全旗12个苏木乡镇。 

  从那时起,我们的检察工作还多了一项,那就是走访农牧民。 

  潘主任给他自己也给我们下了一道死规定,每周都要抽出2天时间下牧区,牧民有诉求自然好,没有就做做法律宣传。 

  牧点跟牧点之间,近的几公里,远的40多公里,很多牧点之间都没有路。刚开始下牧区那会儿,我们只有一辆旧捷达,动不动就出毛病。记得有一次,是春天,我们到巴彦花下乡开展禁牧职务犯罪预防,车不争气,陷在河床里再也发动不起来,我们两个人折腾了2个多小时,车还是一动不动,手机也没信号。眼看着天色很快暗下来,潘主任,让我待在原地,他去附近的牧点找人过来帮忙,他这一走又是走了2个小时。回来时带着好几个人过来,有一位牧民大哥说:“饿坏了哇,小兄弟!你们潘主任死脑筋,怕耽误到我们剪羊毛,车坏了也不叫我们,让你受苦了吧”。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努力把车给发动起来了。晚上11点钟,我们才到家。 

  潘主任做工作,不仅勤奋,还很用心。 

  他是汉族人,虽然他有一定的蒙古语基础,但是毕竟对蒙语法律术语不熟,他和牧民交流时,他说汉语,牧民用蒙古语回答他,他说蒙古语,牧民就听不懂了,说法释理很困难,更不用说做好工作。潘主任就加强学习,经过多年努力,硬是把自己锤炼成我们院蒙文蒙语诉讼主要业务骨干。 

  2011年,潘主任接办了一起抢劫案件,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是蒙古族,汉语都不太好。在侦查阶段,三个人心里存在抵触情绪,回答问题很不配合。到了审查批捕环节,潘主任发现,三个人都是蒙古族,而且都是未成年人,用蒙语交流可能更能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所以在讯问过程中,他一开口就用蒙语做了自我介绍,他一说蒙语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放松了一点,于是接下来的讯问中他一直使用带有达茂发音的蒙语。“家里几口人呀,生活怎么样,有困难可以讲,我会尽力帮忙解决。你们现在年龄还小,只要真心悔改,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希望你们能如实说出事实,争取宽大处理,早日出去和家人团聚。”潘主任这样说完,三个人都默默低下了头。最终他们不仅毫无保留地交代了全部案情,甚至还把另一起司法机关不掌握的抢劫案件也一并交代了。 

  潘主任即便年过五旬仍然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 

  今年3月,我有幸和潘主任一起到呼市参加了蒙古语翻译培训班。他是这次培训班里年龄最大的、最勤奋的、也是唯一的汉族学员,和我们8090后的学员们在一起丝毫感觉不到别扭,白天上课时他总是坐在最第一排,下课了就乐呵呵地跟着老师问这问那的。每天早晨都复习前一天学的蒙古语单词。 

  在培训班里有人问他,你是汉族,况且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学习蒙语,不会蒙语的人那么多,不是照样工作的好好的嘛。他说:“在牧区,我有很多蒙古族安达(安达,蒙古语,朋友的意思),他们大多数都不会说汉语,有的能听懂不会说,有的干脆听不懂也不会说。所以为了更好地和他们沟通,我就得学好蒙语啊。” 

  记得在20128月份。有一天潘主任接到了达茂旗牧民老付的电话,说他和老王是老邻居。十年前,老王在老付的草场上建了房子、盖了羊圈,还挖了两个鱼塘。苏木和嘎查的领导多次协商解决都没有结果,两家矛盾越积越深,现在甚至连话都不说。听说潘检察官能办事,希望给想想办法。 

  8月,正是达茂草原最为热的时候,潘主任带着我去老王和老付家了解情况。 

  当时我就问他:“这草牧场纠纷也不是我们检察院管的事儿啊,他们要么去诉讼,要么自己找政府解决不就可以了么?”。潘主任说,“老百姓要是自己能解决就不会找我们检察院了,再说老百姓遇到事儿找咱是相信咱,人家信任咱,无论如何也得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老王很不欢迎我们,一直躲着不见,只要看到潘主任来,他就骑上摩托车,一溜烟就不见了。我当时心里就想,“你看,吃闭门羹了吧,老王也不想见你,你这检察官能解决了啥问题,天又这么热,还不如回单位在办公室好好待得呢”。 

  但是潘主任不着急也不生气,带着我去打扫老王家羊圈,又是养羊喂鱼,还喂鸡,接着又走访了周边几户牧民家,了解了老王和老付的家庭情况。得知王家生活还可以,而付家老两口年纪大,家里只有几只鸡、几只羊,生活很困难,潘主任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这两家化解这场纠纷。就这样,潘主任多次来牧点专访,有时专程来,有时候办别的案子路过也要停下来,他心里总是放不下这个案子。 

  后来,老王看潘科懂真格的了,有点沉不住气了。正当我和潘主任打扫羊圈的时候,老王骑着摩托车赶来,还没停下来就喊:“嘿!你到底要干啥?”潘主任说,“我来和你叨唠叨唠,叨唠的不对,立马就走。” 

  潘主任和老王说:“你看你家过得多好,又是鱼塘,又是开蒙古包,你在看看他们家过得多难。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应该多帮帮他,怎么能忍心占他的便宜。再从法律上讲你是违法的,也应该给人家退回去。” 

  潘主任说完,老王“啪”的一声,甩门儿出去,在院子里冲着屋里喊:“多管闲事儿,这事儿和你有啥关系”,说完,又骑着摩托车不见了。 

  后来,潘主任又多次去了国土局和镇政府等单位了解情况,通过卫星定位,人工测量等途径,拿到了两家草场的范围图,也确定了两家草场的界限。 

  最终,老王在事实证据和潘主任的多次劝说下,觉得自己确实做得理亏,特别是看到潘主任这人这么实在,为这事儿大热天的家也不回,辛苦好几天,的确让人信服。最终他同意从自己的草场中划出一块草坡给老付,双方握手言和,长达十年的草场纠纷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老付的生活也好起来。他特意为潘志荣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十余年纠纷终得解、检察官倾力解民忧”。 

  去年,我和潘主任去老付和老王家看望他们,当我和潘主任开车离开时,我回头看了一眼,老付老两口站在门口一边挥手一边抹眼泪,那一刻,我的心里微微颤动了一下,一股暖流从我的心底升到了我的眼窝里。这是我这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情景,我曾经从电影中看到过藏族牧民对孔繁森的那份情,也读到过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之间的那份友谊,但是这些对于我这个85后的年轻人来说都太陌生,以为都是电影编出来赚眼泪的。但是,当我跟着潘主任亲自经历这些时,我却再也质疑不起来,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信念。 

  潘主任爱牧民群众,牧民群众也信赖他,他们虽然不是一个民族,但是,是安达,是一家人。潘主任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作为一名检察官,不仅要付出耐心、公正,还必须要在心里面装着群众,才能让群众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潘主任就是我们的榜样,他用自己最朴实的事迹给我们年轻干警上了一堂又一堂的课。在他的影响下,院里很多汉族年轻干警都开始自学蒙语,个别干警都已经掌握了简单蒙古语对话,还有的干警在准备考研,院里的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将继续以他为榜样,学习他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学习他执法为民的高尚情操,认真履行神圣的法律监督职责,为祖国北疆和谐稳定,为检察事业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