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图说检察

全国人大代表走呼伦贝尔: 根河静静地从湿地流过

时间:2019-08-21  作者:沈静芳 赵琳娜  新闻来源: 【字号: | |

 

  被称作“亚洲第一湿地”的额尔古纳湿地上,灌木丛生,绿意盎然,清澈的根河在其间蜿蜒流淌。

8月21日,伴着一路风雨,代表们走近额尔古纳湿地,听检察人讲述湿地保护的故事。 

 

    

  

  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中物种最丰富、种类最齐全的湿地系统,是国内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但湿地也时时面临遭受破坏的危险。“对面的山上是电视塔,没有管理,没有保护,群众经常开车骑摩托车上山挖野菜、挖药材,挖沙子,采石头,到水里打鱼,到林子里打猎。公益诉讼工作开展后,引起了当地党委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各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湿地经过有效保护,2017年成为国家级湿地。”额尔古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晓峰形象的介绍,让代表们感受到了这片绿的来之不易。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才能让山更青、水更蓝,生态更美好。”任千里代表表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利用法治的力量督促相关单位履职,集各方之手,共同推动了绿水青山保护工作。

 

 

   
据了解,额尔古纳检察院先后针对湿地保护开展了河湖“四乱”清理专项行动、启动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专项活动等,使地球之肾始终清洁静爽。
额尔古纳市委副书记晋洪生用“三个主动”肯定检察机关的工作:主动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真学真懂真理解;主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生态理念相融合;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承担生态保护的责任。
因为连续降雨,代表们无法进入海拉尔西山保护区生态恢复现场,呼伦贝尔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耀国通过微信群向代表分享了西山保护区公益诉讼案件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曾经裸露的沙地被满眼绿色覆盖,鲜明的对比更有一种触目惊心的美。黄超代表表示,看到大面积被毁的自然环境短期内得以恢复,沙化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感到检察机关为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了满足人民的期待做了大量工作,真正发挥了公益代言人的作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今后将一如既往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好公益诉讼工作,保护绿水青山。

 

 

  这一天,代表们还先后走进鄂温克族自治旗检察院和呼伦贝尔市检察院。

 

 

  在鄂温克旗检察院,来自鄂温克旗的全国人大代表梅花身着民族盛装,高兴地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在她的陪同下,代表们先后参观了案件管理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鄂温克旗检察院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开创了鄂温克、蒙古、达斡尔、汉语“四种语言+检察”的工作模式,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兴趣。呼和巴特尔代表情不自禁地用蒙古语与检察人员交流起来,他表示:“鄂温克旗检察机关注重使用四种语言听取农牧民的诉求,在推进民族法治进程当中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公益诉讼中,通过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解决了多年遗留的草地问题,维护了农牧民的切身利益。相信内蒙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必将助推内蒙古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小伙子,你讲得太好了,为你点赞!”在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代表们惊艳于大数据时代的检察工作,向讲解智慧检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检察人员李文良竖起了大拇指。近年来,呼伦贝尔检察院没有囿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瓶颈,而是向现代科技要检力,构建起在全国检察系统处于领先水平,涵盖“检察办案”“检察办公”“检察服务”全领域的智慧检务体系,打造了呼伦贝尔智慧检察品牌。如今,集智能审捕系统、公诉办案助手、侦查活动监督、社会危险性审查、智能语音转换、量刑建议、类案智能推送、出庭一体化平台、远程庭审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九位一体智慧刑检”系统正在发挥强大效能。2017年11月以来,呼伦贝尔两级院远程开庭1836件,远程提讯171件,累计节约检察官在途时间3.9万小时,减少燃油经费、出差食宿补助等约250万元。 

  

流连于呼伦贝尔市检察院的智慧烙印,丁宏锁代表表示,智慧检务拉近了院与院之间的距离,上下联动提升了办案效能;12309检察服务中心贴近百姓多渠道近距离展现检察形象;远程视频接访跨越千里方便群众诉求的解决,这些措施更为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便捷,让人印象深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吴永利代表表示,希望内蒙古检察机关把公益诉讼永远在路上作为检察人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坚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把公益诉讼继续向前推进。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