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民族检务

赓续红色血脉 浇铸民族团结之花

时间:2022-05-19  作者: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于艳红  新闻来源: 【字号: | |

  我们是一个编制只有25人的基层小院。35岁以下年轻人占61%,平均年龄只有40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注重挖掘身边“红色故事”,形成“活教材”。通过故事分享,活化学习形式,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融入民族团结教育,升华思想,锤炼党课,让学习真正走心入行,我们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图片

 

  我们院有11名少数民族干警,包括蒙古族、满族、回族、鄂伦春族4个民族。学习中,我们更注重民族教育的融入,与公安干警一同走进乌兰夫纪念馆,感受一个蒙古族青年的红色信仰,学习乌兰夫同志的家国大爱和民族大义。从加入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到草原抗日的第一声枪响,从“3000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到单刀赴会的英雄气魄……这位开国上将被周恩来这样称赞:“一个人解决了一个共和国。”现场分享会上,这种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情感和家国情怀深刻于心。 

 

图片
   

  

党史学习教育

 

  

图片
 

  

 

  

我们发挥“党团工”青年优势,将党课搬到大青山脚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完成瞻仰、献花追思后,我们聆听少数民族干警讲述大青山脚下的战争故事。武川力士白生宝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封锁,黑夜爬山越岭,将314斤重的石磨偷偷背到四十多里外的我军驻地。支前妇女张兰女动员群众成立妇救会,为战士送衣食,传递“鸡毛信”,成为得力的后勤兵。我们围坐在大青山下,风吹过的时候,仿佛真的能听到奋勇杀敌的呐喊。
 

  

为学习身边榜样,传承红色血脉,我们深入挖掘父辈的闪光点,策划红色故事汇“讲述”专栏,推出《妈妈的绣心》《马老的家底》《穿越时空话检察》等红色家庭故事,我们甚至把党课搬到了老检察人的家中,听老检察人讲述检察机关恢复重建时的那段历史,讲他们办的第一个案子,听那个年代的检察故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父辈们的鲜活事迹,不仅给院内年轻人带来更多的震撼和精神洗礼,也收获了社会点赞,起到深远的教育意义。

 

图片
图片

 

  这种精神食粮带给我们的除了红色血脉的赓续,思想的升华,为民服务的热情也被充分激发。我们更认识到,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邀请少数民族学生与我们一起制做民族团结纽扣画,开展“检心护未 童心向党”迎国庆主题班会。我们组成“女检团”走进民族小学,为他们量身定制“法治大餐”,通过自编自演情景剧、双语普法、教孩子做《防欺凌手指舞》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对法律常识听得懂、记得牢。同时创新聘任“校园法治宣讲员”,通过“青年检察官+少年学生”的“一对一”组合式普法,利用学生的校园影响力,扩大校园普法覆盖面。我们制发的检察建议成功助推行政机关召开行业听证会,对“学校周边禁烟保护圈”的范围进行重新规划,有效促进当地行政法规的完善。我们发现有企业7年无证无序非法取水用水偷逃费(税),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水法宣传,覆盖百余家企业。

 

图片
图片
 
    这种红色信仰同样带给我们奋勇前行的力量。我们数次往返,跨越千里对一起破坏草场案跟踪问效,将公开听证开在了整改现场,开在了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办案间隙,我们走进田间地头、登上高铁动车、到访铁路沿线的百姓家中、深入草原深处的蒙古包里……所到之处,皆留下我们释法说理、亲民共话的检察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听民意、解民忧,帮助群众化解难题。我们在和群众话法聊天中了解到,一个自然村遭遇16年水患困扰,村民出行成“老大难”问题,有的老人甚至十几年没出过村子。我们带着这个长久未决的“难题”多方走访沟通、调查取证,将检察听证会开在了牧民家的蒙古包里,当两家单位同意共资建涵铺路的方案确定后,牧民群众感谢万分,我们也难掩激动。
 

图片 

 

  今年,我们的“司法救助”工作也取得了突破,当那满载着谢意的鲜红锦旗冒着腊月的寒风送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更加坚定了心中那份红色信念,也更加坚定了党史学习教育要继续学习下去,那些红色故事要继续讲下去,那些民族群众要继续团结下去,那些困扰百姓的“忧心事、烦心事”也要继续听下去,群众的“难题”更要努力想办法解决下去。

  2022年,我们将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发扬“父辈”的优良传统,挖掘身边的红色故事,赓续血脉传承,深耕法理,厚植为民情怀,让内蒙古大草原到处开满法治的鲜花,为建设祖国亮丽北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愿民族团结之花常开。我们同心共赴奔向未来,以石榴籽的饱满和热情,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