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蒙检要闻

2024年度全区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

时间:2025-01-24  作者:  新闻来源:自治区检察院第八检察部 【字号: | |

2024年,内蒙古检察公益诉讼积极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以可诉性提升办案精准性和规范性,全区公益诉讼检察案件质效显著提升。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示范作用,推动全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经反复筛选,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全区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10件,主要涉及山林保护、河湖保护、草原保护、防沙治沙、食药安全、国有财产保护、文物保护等领域。

一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某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行政公益诉讼案




A污水处理厂为B县唯一污水处理企业,总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20231月至20244月,经多次检测,A污水处理厂排出污水氨氮、总氮、氟化物、粪大肠杆菌数超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周边环境。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查明事实后,依法对B县人民政府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制发检察建议。B县人民政府积极履职,督促A污水处理厂投资5000余万元技改升级,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对全县排污管道老旧破损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清淤,整改管道渗漏点位15处;为彻底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建一座日处理量达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

二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诉某农牧公司非法开垦林地民事公益诉讼案




大兴安岭是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09年开始,呼伦贝尔某农牧公司为追求经济利益,未经审批擅自在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内翻耙林地914.93亩,由农场统一耕种或发包给职工耕种收取费用。该公司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判处罚金4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4年,并处罚金4万元。针对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该公司赔偿森林植被恢复费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共计95.78万元。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三兴安盟检察分院督促保护内蒙古日报社旧址行政公益诉讼案




《内蒙古日报》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创办最早的省级党报。《内蒙古日报》旧址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红色记忆,200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管理职责不清,该旧址保护不到位,门窗、墙体破损严重,安防、消防设施不健全,周边环境差,影响文物安全。针对红色文物失管问题,兴安盟检察分院依法提出检察建议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推动职能部门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旧址本体修缮和安防、消防工程检测,并委托第三方编制规划,将旧址计划打造成内蒙古报业博物馆,充分挖掘红色文物价值。

四克什克腾旗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国有财产行政公益诉讼案

20209月至20227月底,Z公司非法占用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经棚镇农用地378.77亩。案发后,Z公司非法占用的农用地虽有部分被批准使用,但仍有154.24亩土地超出批复范围。该公司未对涉案地块申报缴纳耕地占用税,造成国有财产损失。克什克腾旗检察院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追缴耕地占用税225.41万元、滞纳金58.8万元。以办案为契机,克什克腾旗检察院推动健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行政机关追缴耕地占用税及滞纳金1578.86万元。

五锡林郭勒盟检察机关督促草原禁休牧监管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锡林郭勒盟可利用草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85.7%20244-5月,锡林郭勒草原休牧期、禁牧区草原违规放牧183处,未设置休禁牧区标识、未配置围封设施、未按规定划设牲畜休牧活动场地237处。锡林郭勒盟检察分院在林业和草原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联合巡查,交办线索等方式统一发现问题、统一办理案件,统一督促整改,推动强化禁牧休牧监管力度、统一执法尺度。督促增设兼职草原保护网格员79人,完善禁牧休牧标识和禁牧围封设施300余处,行政处罚104件、行政罚款146.49万元,开展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宣传教育活动1500余次,努力让草原休养生息。

六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诉王某某妨碍药品管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019 年以来,王某某超出执业范围从事诊疗活动,通过网络购买未经国家审批上市药品和性保健品向患者销售,种类多达39种,涉案金额34.5万元。经认定,王某某销售的36种药品,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所售“胃疡宁丸”等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经检测,在王某某住处查获的“金牌玛卡”等性保健食品中均含有西地那非成分。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在追究刑事犯罪的同时,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王某某承担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金额三倍的惩罚性赔偿。王某某因犯妨害药品管理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16个月,并处罚金5.5万元,承担惩罚性赔偿 50.88万元。

七磴口县人民检察院督促履行林地保护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




磴口县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境内有乌兰布和沙漠426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77%202112月,聂某因非法开垦林地518亩被判处有期徒刑13个月,缓刑13个月,并处罚金1.8万元。判决生效后,聂某签订了《恢复植被承诺书》,但未实际恢复植被。涉案林地被收回后,其中的375亩林地又被重新发包,被破坏林地一直未恢复。检察机关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紧盯被非法开垦林地修复问题,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诉”的确认推动行政机关切实履行林地保护职责。

八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规占用河道修建鱼塘监管职责案

都思兔河是黄河一级支流。2012年以来,乌海市Y种公司在巴音陶亥镇违规占用都思兔河道修建鱼塘,总面积87520㎡,其中占用河道面积64729.8㎡,影响河道行洪安全。针对违法占用河道、影响河道安全问题,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依法拆除违规修建鱼塘,清理堤坝1000米,河道行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维护。

九阿拉善左旗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自治区一级保护植物胡杨行政公益诉讼案




野生胡杨是自治区一级保护植物。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生长着较多的野生胡杨,但因相关建设,该地季节性水源流向改变,野生胡杨生长面临大面积缺水问题。检察机关在收到案件线索后,邀请专家全面摸排辖区胡杨林的生长状况,分析树木衰退成因,推动行政机关制定保护方案,连续开展灌溉、种植活动,更新补种胡杨2000余株,面积100亩。

十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院督促保护草原公益诉讼案




乌审旗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占毛乌素沙地的三分之一,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要区域。20236月至20241月,郑某等三人未办理采砂许可证,私自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草场挖砂销售牟利,破坏草原面积11600㎡,涉案金额252.95万元,严重破坏草场原有植被,地块沙化严重。检察机关坚持恢复性司法,与行政机关、违法行为人就如何使用草原修复资金达成共识。通过细化第三方修复、专家评审、行政确认等职责分工,明确草原修复方式、验收标准及资金使用程序,实现被破坏草原的更好更快修复。郑某等三人因主动修复生态环境被从轻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执行,并处罚金3万元。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