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司法办案>公益诉讼

全国人大代表走呼伦贝尔:呼伦湖的欢歌

时间:2019-08-22  作者:沈静芳 赵林娜  新闻来源: 【字号: | |

 

  呼伦湖畔,烟波浩淼,海天一色。一早乘车奔波500余里终于来到湖边,代表们有惊叹也有感慨。 

  据介绍,呼伦湖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大泽,是我国第五大湖,内蒙古第一大淡水湖,在调节气候、修复生态、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受周边地区降水量持续下降影响,呼伦湖水位也持续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抓好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作出重要批示。

  在颠簸的车上,呼伦贝尔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耀国向代表们介绍着检察机关守护呼伦湖所做的努力,呼伦湖周边曾经小餐馆林立,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检察机关结合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发出41个检察建议,对呼伦湖入湖河流及周边环境进行治理。

 

 

  不仅如此,满洲里市检察院还与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满洲里市法院建立了保护呼伦湖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刑民并进”的公益诉讼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附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推进呼伦湖生态公益保护。根据呼伦湖特点,在明确“捞什么补什么”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呼伦湖多样化修复,被告通过选择金钱赔偿责任和行为补偿责任两种方式,承担赔偿损失、增殖放流等责任。 

  多次到满洲里市检察院调研的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昌武点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公益诉讼试点以来,满洲里市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0多件,在呼伦湖保护方面制订措施12项。今年6月,满洲里市检察院还实现了对非法捕捞的湖域生态环境修复的首次增殖放流,4名非法捕捞水产品被告将30万余尾鱼苗投放至呼伦湖。

  检察机关推动呼伦湖的资源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也受到代表们的肯定。

  坚守外伶仃岛31年,为海岛官兵和渔民群众收寄投送包裹邮件达100多万件的谢坚代表告诉记者,自己生活在海上,也深爱着大海。来到这里,看到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呼伦湖保护工作,十分感动。谢坚代表还表示,通过这次视察了解了公益诉讼工作,自己将把这次的收获带回去,让更多人来关注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为呼伦湖护航的还有一个“神器”——草原检察直通车。在额尔古纳市到满洲里市的路上,代表们踏上了被誉为北疆亮丽名片的直通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进草原检察直通车,代表们不禁声声惊叹。

  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呼伦贝尔检察机关以“草原检察直通车”为载体,利用航拍设备,将辖区内“两湖两河-圣山-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企业对草原的使用情况列为监控重点,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影像资料,及时发现污染物排放、草原生态环境变化、区域环境治理动态等情况,用“检察蓝”守护了“草原绿”“呼伦湖清”。

  据介绍,检察机关已利用无人机开展公益诉讼巡查近百次,实现了对重点区域1万余平方公里的定期监控。

 

 

  史玉东代表表示,呼伦贝尔地域辽阔,草原检察直通车适应地形需要,能够第一时间开到群众身边,近距离解决牧民的需求,为牧民服务,推动了公益诉讼更加有效开展。内蒙古虽然偏远,技术却一点不落后。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大对公益诉讼科技投入,不断提升公益诉讼能力和水平,合各方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目标。

  “我爱草原,我更爱检察蓝!”站在草原检察直通车前,代表们尽情抒怀,拳拳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检察人,也更坚定了检察人以法治之力守护这片草原的信心。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刘小权代表强调,“检察机关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同时,还应当与相关部门配合,为非公经济发展护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促进。”

 

 

  代表们还走进满洲里口岸检察室,了解边境线上检察人全面履行职能,为服务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推动口岸“一带一路”建设所做的工作。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