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一唱一和一对比《舌尖上的中国》火了

时间:2014-06-1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 布赫

  

  

  佛家讲究清六根,戒五欲六尘。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饶有情调的调戏你的六根的时候,顿时五欲六尘仿佛早已抛掷脑后,六根仿佛随之食色生香,触及到了每个人的味觉,触及到了每个人的记忆,触及到了每个人的情感。丝丝撩拨,点点积蓄,《舌尖上的中国》红遍了中国。在我看来无论是触及六根也好、触发五欲六尘也罢。《舌尖上的中国》背后散发的中国美学精神和诗意语境大概可以归结为‘一唱一和一对比’。有道是,未及出招,输赢已成定局。咏唱你我的生活、应和你我的传统、对比你我的今昔。在一部小小的记录食物的纪录片背后,当你发现还有一个你的影子,还有一些你的生活足迹,食色生香的同时,你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百样滋味,你我也就促就了《舌尖上的中国》。

  陪伴高考的女儿九个月之久并悉心照料女儿起居的妈妈;为临行前让家人再次回味甜蜜寻找蜂蜜藏族小伙;给远方的孩子腌制家乡味道的湖北妈妈……这些小小的生活角色,在生活的舞台上咏唱的剧本就是我们的生活,演绎的正是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情感中的部分。但凡饮食男女,一盘红烧肉牵连起你心中烹煮这盘红烧肉的姥姥、妈妈、爱人……一碟青笋触发你心中的生长这株植物的故土、山林、家乡……《舌尖上的中国》更像是味道后的中国,舌尖辅以中国食材和佐料,俏皮、感性、恢弘、严肃的词语叠加,加上情感上的感化处理,编导用自己的光影世界和民间美食文化不经意地让我们体验到了一次声香色味的文化之旅。这种感性的镜头和精神表达,就像你我真实经历的个人生活一般,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大国,《舌尖上的中国》应和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说来也妙,中国的诗意语境,用味道用食物来抒情达意的绝不在少数。同样作为一名民族英雄,荷马对神话人物阿喀琉斯的意气用事这样批判‘歌唱吧!女神!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而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卖炭得钱何所得?身上衣裳口中食。’表达对统治阶层的谴责。套用的一个网络流行词语“吃货”也倒合适。不管从李白等文人墨客酒意诗兴的美诗篇,还是饥鸿遍野的草根和观音草。中国人大都离不开一个“吃”字。这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民族气息,也是深植我们文化中的习惯。传统的习俗、传统的节日、传统的食物、传统的‘吃’文化,作为饮食男女中的一员,零零总总地,此次盛宴,你的身影绝不会缺席。

  《舌尖上的中国》中运用现代独白和不动声色的叙述,自然风景、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皆有猎涉。这种古典美学味道为观众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我想一定有人会认为这场景呈现的太过唯美和纯粹,因为从远古洪荒到唐宋元明清再到当下,在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样也“花样”百出。有官场上的奢侈排场,有商海上的酒桌文化,有平民的清粥小菜,也有泛滥的地沟油,明胶……驻足停留思考观察一下自己的周遭,深处“潘多拉”的魔幻中,却参照着乌托邦式的美好幻境。让人心生好奇和疑虑。显然《舌尖上的中国》营造的或许就是这种对比,作为看客的你,羡慕也好、向往也罢、唏嘘也好、嗤鼻也罢,终究还是吸引了你的关注和追逐。

  因此,如果说展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舌尖上的中国》营销成功的话,成功的关键则是“富有情调的调情”,让每个“中国吃货”或“不是吃货的吃货”都感性的从中看到自己或自己的经历。这就是整个中国美食的真相。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五欲六尘,声香色味触法。饮食男女、食色生香,委婉道来,促就你我各自‘舌尖上的生活’。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