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蒙文
 
头部蒙文
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张承英:法理柔情担道义

时间:2015-09-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她不争荣誉,却光环萦绕; 

  她追求完美,从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她把来访人当作亲人,挽救生命于旦危; 

  她左耳失聪,却倾听无数;她一度抑郁,每天还要对来访者说出几百上千句话; 

  业务部门办案人手紧张,她压力巨大;她可以不办案,每年却硬要完成数十起案件的初核; 

  从检24年,16年坚守控申岗位,1600多件来信来访,件件办结息诉,奈曼旗人民检察院连续16年涉检赴呼进京零上访。 

    

  她工作要强,她说:我张承英,要死也要站着死! 

    

  2015310,来自农村牧区的两批上访人坐满了奈曼旗人民检察院的来访接待中心。 

  “总书记说打老虎、拍苍蝇,大老虎就在我们村,你们管不管?” 

  “我们的案子什么时候办,是2016年还是2017年,你给我个说法!” 

  “我补贴卡里的钱少了,谁给我整走了,你得帮我查明白!” 

  检察院办案人员紧张,上级单位还在抽借人手,凡是有办案资格的检察官,都在没日没夜连轴转,张承英知道,她不能再催同事们了。但是她给不出办案时间,来访人七嘴八舌,将她围堵在屋子中间。 

  这两年,面对来访者的诉求,张承英的压力越来越大。法治社会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国家反腐力度持续强化,涉农涉牧案件举报线索直线上升。2014年,控申科里接到179件来信来访,还有十几件没有进入初核程序,举报人不停来追办。 

  实际上,这些线索,即使完成了初核,其最终也不一定保证全部立案。 

  法律规定不能单独办案,控申科只有张承英一个人具备办案资格,每天还要面对几拔来访人,实在逼急了,她只好和主管领导一起下去查案。 

  其实农村牧区大部分举报线索都不能成案,大多因缺乏透明度,才使村民产生怀疑,从而举报。 

  “那是不是都做了无用功?”记者问她。 

  “我可不这样看,只有查完了,才能给来访举报人一个交待,不能成案更好,还人一个清白,这不就是息诉息访了吗?” 

  “再者说,每个来访的举报人,都是经过了反复衡量,心理上有了过不去的坎儿,才来找你。”张承英说,“他们相信我,我就要帮他把这道坎儿迈过去!” 

  1600多件首访,有些案件要分流到本院相关部门科室,有些不属检察机关管辖的,要说明白去哪里反映,有些事还要自己帮忙协调处理。16年来,张承英就是凭着她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来访者朴素的关爱,或倾听、或讲法、或说理,件件息诉。 

  有些上访人,说不明白事由,听不明白解释,她要把几百句解释的话,说上十几遍。 

  回到家,一件事也要说上好几遍。孩子们对她说:“妈,你得了职业病吧,都说多少遍了,还反复的说呢,你拿我们当上访人啊!”来访人多,她一天甚至要说出上千句话,再回到家,就一句话也不想说了,孩子们又劝她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她感觉自己真的生病了,前胸、肋下、后背都在疼。她到医院看病,她就问大夫:“说话说多了,会对身体上的哪些器官造成损坏?” 

  大夫给她做了检查,问了她的工作,告诉她:“你不适合干这个岗位了,现在你的心脏和血压都有严重问题。” 

  张承英说:“大家都不想干这个活,谁愿意天天都和来访人打交道啊,我就是不想留下遗憾。现在感觉自己没有创新了,就想找领导说说,把科长的位置让给年轻人,我配合着干,做到件件来访结案息诉就行了。” 

  每天来访不断,门卫值班室的赵大爷对她说:“你们就是一把大筛子,你们筛细一点,检察院就轻松点!” 

  在检察院这个唯一的窗口单位,她总结出了许多工作方法,也取得了无数荣誉,但她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她想让领导给她减轻点压力,可是她又知道,她必须坚持,她张不开这个口。 

    

  于法理柔情间—她伸出双手,把上访人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热心肠的马大姐被卷入一起高利借贷的诈骗案中,自己一分利钱也没赚,帮人借了170多万元,追不回来,也被人告上法庭,家里的唯一住房被法院保全了。马大姐心里苦,找了好多地方也没有得到安慰,最后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跳楼! 

  “我也想弄点药吃,后来还是觉得跳楼来得痛快!”马大姐说。 

  这时候,有人劝她到检察院去申诉,就找张承英。她没抱什么希望,最后再找一次吧。 

  “张科长开导我,她说你的委屈我知道,你现在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没有比这还低的了,但是你活着,你还有家人在,你的希望就有了啊!”马大姐说,“哪个领导像张科长这样啊,把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儿,帮我分析案子,给我解释了那个骗子的判决结果,帮我找生活出路,我这心啊,一下就亮堂了,我得活着,经我手的钱,我慢慢还。” 

  “她一张嘴说话,就哭了,我感觉她心里有着不是一般的苦,她来找我,我就必须帮她倒苦水,如果她真的跳楼死了,我这一生都不会安宁。”张承英说。 

  马大姐想开了,她觉得是张承英救了她的命,非要在家里请张承英吃顿饭,张承英婉言谢绝了。 

  一位因杀人犯罪的偏远山区农民,被判死缓,17年后减刑出狱。可承包地在土地二轮发包时被收回,他无法照顾年迈的母亲和离婚留下的孩子,丧失了继续生活的信心。 

  在下访办案时,这位40多岁的汉子,当街给张承英跪下来,未曾开口就号啕大哭。17年的狱中艰苦改造,17年的痛苦悔过自新,17年后重燃新生的好梦瞬间破裂,这让张承英跟着他一起喘不过气来。没有了支撑的根基,这条汉子生命不能承受其轻;并非职责范围,张承英情感亦不能承受其重。 

  “让他活下去!”这是张承英坚定的信念。 

  跑村委会、去司法所、找镇政府,难处就在于,村里已没有一分田可发包给他。 

  “难道就这样走投无路了吗?”没有法定条文,没有可参照案例,张承英就和镇村干部协商,是否可以每户抽一点地,补给这个已完成改造、重获新生的村民? 

  村民代表大会召开,大家举手表决——村内调剂,将这支利益与情感的天平摆正了。 

  这位汉子给张承英打来电话:“张大姐,我在乡下给你磕头了,是你帮我又捡回了一条命啊,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来访人用尽最后的力量,伸出了求救的那只手,张承英就会用双手拉住他们,一只手是法理与职责,一只手是情感与道义。 

  张承英从来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那就是对人间真爱与大美的崇高追求。 

  她话语轻柔,句句暖心;她情怀朴素,真爱润泽;她不饰装扮,美却自然…… 

    

  息诉息访16年—她宁愿独自承受心理与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得了中耳炎,没能及时治疗,导致张承英左耳失聪,可每天还要聆听无数申诉。如果每天都面对美妙的音乐,那定能陶冶情操、纯静心灵;如果每天都在情绪失控、话语激愤的杂音中生活,又得经过怎样艰难的自我调解,才能回归正常呢? 

  腊月二十七,眼看就过年了,当大家互相询问是否办完年货的时候,张承英面对的却是又一位情绪失控的老大爷。 

  老大爷喝了酒,情绪十分激动,张承英怕他摔倒,把他扶在椅子上。他却把张承英推了一个趔趄,用力拍着接待台:“你别给我来这套!说,那案子怎么判的?那人怎么出来的?你们还有没有正义、有没有公平、有没有良心?”她们再说什么,老大爷都不听,一同接待的小姑娘害怕了,脸色惨白,张承英担心老人有进一步过激行为,就让同事把接待室的门锁好,把老人领到对面的值班室,那里还有一位值班的老大爷。她这才上楼去找案子的卷宗。 

  张承英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加快,“呯呯”跳的声音都能听得很清楚。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胸肋疼痛就得缓解几天。而这样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从事控申接待这16年,哪年不会遇到十几起呢? 

  一起涉嫌强奸的案子,公安机关尚未立案,控告方当事人发疯了一样来找检察院,桌子上的卷宗被全部扫到地上,椅子被踢翻,张承英感觉自己站不住了,她咬牙坚持面对。心脏真是承受不了啦,但张承英在别人眼中从来都是一个要强的人,就连家人,也不知道她承受的工作压力有多大,他们说:“你要强,要是死,你张承英也是站着死!” 

  是啊,要是死,我张承英也要站着死! 

  张承英没有倒下,讲法理,动真情,直到劝服了当事人,化解了危情。 

  多年前,一起因耕地边界纠纷引起的涉嫌猥亵案,从刑警队移交过来时,双方当事人都来访表达诉求,情绪激动。在批准是否逮捕过程中,张承英隐隐感觉这件案子不会轻易息诉,她及时提醒办案部门,此案存在上访风险。进入正常办理程序后,控告方对不予批捕决定不服,大闹检察院,甚至带来了行李卷,就要睡在检察院。与此同时,还在网络上四处发贴,控诉检察机关涉嫌包庇,不明真相的跟贴人推高负面舆论,直达顶峰,给检察院和办案检察官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由于自己一位亲属在公安刑警部门工作,有人猜度此案有内部通气嫌疑。张承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对领导说:“我是清白的,如果我的亲属涉嫌渎职,我建议立案调查!”此案最终得到了妥善处理,结案息诉,领导也找到她为她舒缓压力。 

  张承英说:“凡是涉及法律问题,我都会说出我的真实想法,说错了,是水平问题,但我从不会违心地发表意见;凡是涉及保密规定,我坚守底线,从不越雷池一步。” 

  “如果你的看法不同,同事们不会对你产生不满吗?”记者问她。 

  “那不会,院里有公平正义的土壤,我们十多年来,没办过一起错案,我就是从这片土壤成长起来的,大家都在松土、浇水、施肥,只要这个劲儿不松,法治社会就多一些进步。” 

    

  来访诉求有心结——她把来访农牧民当作亲人家人 

    

  因为一起交通肇事案,受害方家属从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村来到检察院,想见见案子承办人,询问一下案情。张承英下乡办案,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小同事,这位同事了解到案子还在院案管中心,还没有确定具体承办人,就打发这几位来访者回去了。 

  回到科里的张承英听说后,心里特别不舒服。她语重心长的对小同事说:“人家转汽车倒火车,一家人大老远从外地赶来,那种急迫和焦虑的心情,咱们一定要理解啊,虽然案子还没有确定具体承办人,但是你应该把公诉科科长请下来接待,给人家一个安心的答复啊!” 

  把难办的事情办好,肯定不好办;把好办的事情办得更好,也许不难办。不论难易,张承英总是心怀不安,因为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没有止境。 

  2014年初秋的一天下午,一个镇郊的中年妇女慌慌张张,抽泣着跑进来,光着脚,身上的衣服都扯开了口子,胳膊上道道血印。 

  “这是怎么了,快坐下来,慢慢说。”张承英急忙把她扶在座椅上,拿给她一杯热水。 

  原来这是一起家庭暴力案,她被打后连鞋都没顾得上穿,钻过玉米地跑了出来,她到这儿来是想要离婚。 

  “离婚你要去法院,这种情况你回去还得被打啊?现在还没有下班,你快去妇联找人帮忙维权吧。”张承英给妇联的同志打了电话,又把一双留在单位换穿的皮鞋递给她:“你看,脚都磨破了,穿上这双鞋去吧。” 

  看着她穿着鞋离开了,张承英心里一阵酸楚,她嘱咐科里的小同事:“他们有了难处,能帮的,咱们一定要帮一把!”小同事脸红了,也从心眼里敬佩这个亲人般的大姐。 

  201410月里的一天,早晨刚上班,接待室里就来了一对老夫妻,他们互相搀扶着,进来就要给张承英跪下。 

  两位老人从旗里南部的一个小村搬出来,到呼和浩特市和儿子一起居住。这些年的农村养老保险补贴一直没有领到,补贴卡在哪里,回村问谁,谁也不知道,怀疑是村干部给贪污了。听说检察机关已对村里的几位干部立案侦查,就来这里求助。 

  他们说:“就是钱找不回来,我们也要弄明白,为啥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就享受不着?”得知两位老人在旅店里住了四五天,来回呼市花费也不小。张承英就告诉他们:“你们在这儿等,还要花些费用,先回呼市去吧,我留下你们的电话,也把我的电话留给你们,这件事儿,我一定帮你们问明白。” 

  张承英马上联系办案人员,要把这对老夫妻的补贴卡在哪儿问清楚。办案人员问了,可是村里被立案侦办的几个村干部都说不知道。张承英就把村主任爱人的电话要过来,让她在家里给找一找,结果在一个锁着的小箱子里,发现了老大爷的补贴卡,补贴款也没有支取。但是老大娘的卡,始终不知去向。 

  回到呼市的两位老人每过几天就打电话追问一下,张承英的心里更着急。亲自到社保局核对户名帐号,到邮政储蓄所查看支出名细,到当地派出所调取户籍资料。在全镇查出24个同名同姓人,又筛选出符合领取标准的两位老人。最后发现,这张卡发给了另外一个村的同名老人,而那个村同名老人的补贴申请给漏报了。 

  张承英和村里、镇里、社保局分别取得了联系,把两位老人的补贴款全部追回,又帮助这个漏报的村民重新申请了补贴款。 

  两位老人见补贴款被追回,在感谢她的同时,又在电话里问他们来回办事的花费谁给报。张承英笑着对他们说:“这笔花费,没有政策和规定的出处,为了帮助你们追卡,我们出车用油都是自己的,你们这次来,也看望了亲属,办了自己的事,花点钱不是也心安了嘛?” 

  两位老人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可同事看不下去了:“帮他们追卡都是职责外的事情,他们还向你要路费,你图的是什么?” 

  张承英说:“我就图的是让两位老人安心、舒心,如果当时工作人员在办事程序上没有疏漏,他们也不会大老远回来找卡,他们发一些怨气,我们受几句委屈,没啥大不了的。” 

  检察官的职责范围有限,但维护群众的权益没有限度。张承英看不得老百姓的苦,每当与百姓期盼的眼神相对,她总是能够读懂他们的内心。份内的事情,有职责和义务在要求,她要做到完美无瑕;份外的事情,有当事人的期盼和乞求,她也要尽上最大一份力。她把来访群众当作亲人、家人,她把法治的公正化为动力,她把热情化为亲情,把服务于群众、关爱弱势群体当作自己人生的永恒追求。 

  有苦有难,张承英自己去承受,从来不把压力带给同事和家人。机关里几位单身的小同事,都把她当做知心大姐,不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遇到了难处都来找她帮忙。 

  家里爱人下岗,给人打工开客车跑线,通辽住一夜,乡下住一夜,每天都是过家门而不入,如果不是修车,夫妻很难团聚;儿子与怀孕的儿媳在呼市与奈曼两地遥望,不是假期,不能团聚。家里年近80的婆婆身体不好,自己的老父亲在医院里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张承英自己支撑着一片天,从来不向组织提要求,当领导主动找到她,为她成功解决儿子、儿媳两地分居困难的时候,这个要强的女汉子,流下了动情的泪水。 

  张承英原是一个纺织女工,调到检察院后开始自学法律,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从检24年,她把16年的青春美好时光,奉献在接待来访的控申窗口。 

  在她的努力下,奈曼旗人民检察院控申接待室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区“文明接待示范窗口”,被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评为处理涉检信访案件先进集体,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2013年,她被评为全区最美基层检察官;2014年,获评内蒙古“十佳法治人物”,被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记个人二等功;20153月,荣膺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同年4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在平凡与琐碎中,张承英以一个基层检察官的身份,践行和书写了新时期草原儿女的英雄本色! 

友情链接
其他链接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抖音
抖音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1号